太阳集团tyc539地质系六三专业(放射性矿产地质专业)组建初期点滴(—六三专业五八级蔡文良)

发布者:陆昀乔发布时间:2021-11-10浏览次数:10

匆匆一晃,我们这批1958年入学的太阳集团tyc539地质系的学子离开学校将近60年了。太阳集团tyc539地质学科也将迎来百年大庆。2020年是我国核地矿创建65周年,65年来中国核地矿事业也走过了艰辛历程,创造了辉煌成绩,为中国核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各条战线上英才辈出,为了纪念这些模范人物,中国铀业在20201211日评选出中国铀业48位功勋人物,太阳集团tyc539原地质系副主任,六三教研室主任张祖还教授荣登功勋榜,上榜理由“著名鈾矿地质学家,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铀矿地质专业人才” 。看到这条消息,作为我们这批有幸在太阳集团tyc539地质系对外正式命名为“六三专业” (放射性矿产地质专业)的首批学生,感到十分激动。


今年恰值太阳集团tyc539地质系(院)为迎百年大庆征集回忆文章,趁此机会回忆一下当年的情况,并缅怀已经逝去的老师和同学。

我们是1958年以地球化学专业招进太阳集团tyc539的,学制5年。我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太阳集团tyc539,在当时的校址南京汉口路学习。记得当时地球化学专业一共招收90人,分成三个班,生源主要是来自江苏和上海。因为填报志愿时有的同学对专业情况不是很了解,以为地球化学专业是化学学科,因此入校后曾有些波动。但绝大多数同学抱着学成之后为祖国服务的想法开始憧憬大学生活。这批同学中,不乏有家庭贫困和来自农村的学子,因家庭条件困难,求学艰辛,但在党和政府关怀下享受了助学金的资助,完成了学业。为此大家格外努力投入5年的学校学习和生活之中。

那么六三专业是如何组建的呢?听王德滋院士讲过,1958年教育部组织有关院校在上海召开过一次会议,商讨为二机部即后来的工业部现在的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代培放射性矿产地质人才事宜。太阳集团tyc539地质系授命组建放射性矿产地质教研室。对外称六三教研室,由当时的副系主任张祖还先生兼任六三教研室主任,王德滋老师为副主任,共同负责此项工作。当时因我国核工业刚起步不久,涉及保密需要,按教育部的专业编排命名为“六三专业” 。这样1958年招收进来的地球化学专业学生 就已经有这一考虑,故地化专业1班和2班就在1959年下半年即二年级上学期改名为六三专业,原地化3班的仍然为地化班。三个班级人员稍有变动,有原来的班级人员也有从本系外专业调入的,如我们放射性物探班的团支书张伟星是从原地化三班调入的,而班长康承根由水文专业调入。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即603月份,六三专业两个班,一分为三,即:一大(放射性矿产地质专门化班30人),和二小(放射性物探专门化班和稀有元素地球化学专门化班,各15人)。后来稀有元素班的同学划归地化专业。

学校正式对外公开招生六三专业本科生应该是在19599月。而六三专业张祖还教授招收的放射性矿产地质硕士研究生应该是在我们毕业那一年即1963年,我们班一同学报考落选,我因身体原因未能报名,最后录取了外校的一位学生。我们专业的博士生听说是1983年才开始招收的。

对于放射性矿产地质专业而言,事实上是在1959年底就有毕业生了,当时因为六三专业已公开对外组建,所以当时系里在各专业抽调15名同学组建一个班,由前苏联专家上了半年课,延迟半年至1959年底毕业,毕业后陈克荣、方中、赵一英三位老师留校入六三教研室任教,其他的分配到二机部三局(即后来的核工业地质局)系统工作。当时教研室的老师大多是刚毕业的。

尽管分了专业,但六三专业基础课还是和系里其他专业学生一起上的。徐克勤教授、郭令智教授、肖楠森教授、俞剑华教授等老师都给我们上了课。由于南大地质系是理科大学的地质系,历史悠久,地质专业各学科的师资力量雄厚,因此给我们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尽管我们是物探专业,但地质知识基础扎实,为我们今后工作带来了很多益处。

到了专业课时就是小班授课了,在东南大楼小教室上课。我们主修的放射性物探课由刚从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的潘恩沛老师为主、长春地质学院毕业的石玉春老师负责实验课并且仼磁力勘探教师。另外重力勘探课由南斯拉夫留学归来的刘金意老师、电法勘探课是由北京地质学院毕业的吴振荣老师,地震勘探课是由北京地院毕业的朱慧娟老师几位老师授课的。

放射性物探课因无教材,具体授课内容是由潘老师将前苏联专家的讲稿进行整理后讲授的,我们都是课堂笔记,而实验设备也是较少。像普通物探几门课,实验设备更是稀少了,大多都是教科书上的一些图片,可见开始学习时条件的艰苦。

我们的专业课实习是在宁镇山脉。因为二机部三局曾在江苏溧水县洪兰埠发现过小矿床,还打了坑道,所以六三专业实习基地就在那。六三教研室许多老师,如方中、张富生、刘金意、朱慧娟、石玉春老师等都带我们去那儿实习过。铀矿地质有关的一些知识,放射性物探的伽马测量和伽马辐射取样等也都是在那里学习的。

去地质实习                参加学校演出

5年的大学生活里,同学们遵循南大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在党、团组织的教育下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为今后报效祖国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学习了许多做人的准则,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树立了良好信念。

求学期间也经历了不少难忘的事件,如大炼钢铁时期,同学们日夜守在学校小髙炉旁情景。为了劳卫制锻炼达标,中秋夜还在南大操场上进行测试。我们还曾在南大农场参加劳动、参与勤工俭学的地质填图等。还有三年困难时期学校的艰苦生活等等,令我们记忆深刻。五年的大学生活除了十分繁忙的学习还有丰富的课外活动,所有种种都给我们每个人人生中留下一段美好的时光,是我们人生中不能忘却的一段记忆。

六三届放射性地质班南大农场合影


六三届放射性物探班南大农场合影       六三届地质班和物探班联合毕业论文组在讨论


由于种种原因,六三专业一班即放射性地质班毕业时23人,分配到核工业系统18人,六三专业二班即放射性物探班为14人,分配到核工业系统9人。余者分配到全国各地矿系统。毕业后,我们这届六三专业毕业生分配到铀矿地质系统工作的同学,分别在生产、科研等不同工作岗位上工作,中间有各级领导干部、先进人物、技术骨干等,为我国核地矿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样,在地矿系统的同学也大都从事了和铀矿地质有关的工作,作出了一定贡献。

放射性地质六三届毕业照


放射性物探六三届毕业照

毕业后大家在各自岗位上忙于工作,因工作关系,个别同学之间互有交集,但终因天南地北,工作、生活等诸多原因相聚机会甚少。依稀记得有两次规模较大的聚会,一次是1994年建系70周年,一次是1998年的五八级同学入校40周年。98年那一次六三专业六三届的部分同学还去看望了张祖还老师夫妇。我所在的放射性物探班因人少,除了这两次在校内聚会外,还曾于2008年在无锡、2013年在上海,2018年在石家庄各聚会三次。2018520日,我们班部分同学去潘恩沛老师家探望他们夫妇,大家还相约2021年在系(院)庆时再相见,谁也没想到那次竟然是和主授我们放射性物探专业课的恩师最后一次见面。在写此文的过程中,潘恩沛老师于202174日因病在石家庄去世,潘老师千古!

探望张祖还教授


探望潘恩沛老师

自我们这一届六三专业学生毕业后,六三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尽管有所调整变化,但历年培养的学生充实到核地矿队伍,为我国铀矿地质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这也是张祖还先生代表南大地质系(院)获得中国铀业公司功勋人物奖的原因。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六三专业的放射性物探班就只办了一届,于是我们班也成为了太阳集团tyc539地质系(院)唯一的一届放射性物探学生。

在本文执笔过程中,得到方中老师、张根娣老师的大力帮助和指导,我班一些同学也给予了帮助,在此表示感谢!由于年代久远,有些事不一定正确,如有谬误之处,请予指正。

作者:蔡文良(太阳集团tyc539地质系六三专业58级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