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Geology(2009年度IF=3.738) 2011年第3期发表了我们课题组的一篇文章,
再次证实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至少发生在~50Ma之前。
http://www.jstor.org/stable/10.1086/658215
喜马拉雅造山带是目前地球上最典型的陆–陆碰撞造山带,对其研究所获得的构造模
型直接影响着我们对其它造山带的认识。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是喜马拉雅造山过程的起点,
是构建喜马拉雅造山作用构造模型的关键。过去几十年来,国内外许多地质学家运用不同
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过研究,尽管对于初始碰撞的时间没有统一的认识,但基本认可碰
撞发生在晚白垩世-早始新世期间(~70-50 Ma)。然而,香港大学 J. Aitchison 教授等
对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进行研究后,提出了新的观点:他们认为印度-亚洲碰撞发生在晚始
新世-渐新世界线附近(~34Ma),而认为之前的碰撞为印度和一个大洋岛弧的碰撞。这一
观点极大的挑战了传统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对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时间的
争论和研究热情。
在诸多用于研究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时间的方法之中,利用沉积记录约束碰撞时
间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亚洲大陆碎屑物质最早到达印度被动大陆边缘的时间以及同时包
含印度-亚洲大陆碎屑物的最老地层可以为初始碰撞提供最小年龄约束。 本次工作中,运
用地层学、沉积学、岩石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等方法,对藏南萨嘎地区桑单林剖面的晚白
垩世-始新世地层进行了系统的物源区研究。晚白垩世-古新世蹬岗组中以石英砂岩为主,
碎屑锆石年龄主要分布在奥陶纪-前寒武纪(94%),并在早白垩世出现一个年龄峰(6%)
,其年龄分布显示典型的特提斯喜马拉雅特征,物源区为印度北部大陆。而早-中始新世
桑单林组和者雅组中以岩屑砂岩为主,碎屑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在50-200 Ma(85%),地层
中大量的中酸性火山岩岩屑和年轻碎屑锆石指示其碎屑物主要来自于拉萨地体(属亚洲大
陆)南缘的冈底斯岩浆弧。蹬岗组和者雅组之间突然的物源区变化,表明印度-亚洲大陆
初始碰撞发生在桑单林组沉积之前。因此,桑单林组记录了这一地区最早到达印度北缘的
亚洲碎屑物质,约束初始碰撞时间早于桑单林组沉积时间——早始新世晚期(Late
Ypresian,~50Ma)。
Wang J G, Hu X M*, Luba J, Huang Z C., 2011.
Provenance of the Upper Cretaceous–Eocene sandstones in Sangdanlin, southern
Tibet: constraints on the India–Asia collision.
Journal of Geology, 119: 293-309.
http://www.jstor.org/stable/10.1086/659145